簡介
栗子,又稱「板栗」。栗子樹是多年生的大樹,每年深秋初冬才會結栗子,所以一般要在天氣冷的畤候,才能在街道上看到炒栗子的小販。香港街上的炒栗子,總會寫着天津良鄉栗。其實良鄉並不在天津,而是在河北省,所謂良鄉栗也不一定是從良鄉來,中國很多地方都生產栗子,品種很多。廣西出產的栗子是另一個品種,個子比較小,叫做「桂林錐」。栗子樹上結的果實,是帶有毛刺外殼,剝開毛剌外殼,裡面就是我們常見的栗子,而再要剝開栗子殼,才是可以吃的栗子肉。栗子肉粉糯甜美,而且營養成份很高,它含不飽和脂肪酸,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,及改善記憶力和思維力,老年人食用非常合適。栗子所含的維生素C,比番茄還要高,加上含豐富的胡蘿蔔素,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,防止皮膚粗糙乾燥,及有助提高視覺能力等功效。栗子和雞這個配搭,中醫認為可補腎虛、益脾健胃,「栗子燜雞」的確是一道美味而有益的家庭菜。
貼士
市場上賣的栗子有兩種,一種是原粒帶殼的栗子,另一種是經去殼去衣的栗子肉,以抽真空塑料袋包裝。帶殼的栗子要先用小刀去殼,再泡熱水去衣才可煮食,我們建議讀者用已經去衣的包裝栗子,可省很多工夫,而且因為帶殼栗子的殼有重量,所以價格其實與包裝栗子肉差不多。